a) 应有很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其中至少一类资源具有世界级突出价值或意义;
d) 资源实体应规模、体量巨大,或基本类型多(按照 GB/T 18972 判定),或资源疏密度及组合性优良;
c) 市场吸引力很强,年接待游客应在6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游客3万人次以上。
a)景区可进入性好,应有民航、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或高等级航道等快速交通方式到达景区所在地;
b)通往景区道路应平坦、通畅,指路标志、临时停靠点等道路附属设施完备,能满足安全、舒适、绿色、便捷的车流与客流交通要求,沿线景观自然、优美,观赏效果良好,交通管理规范;
c)应有完善的旅游集散与接驳系统,有便捷抵达景区的公共交通或旅游专线 交通标志与停车(船)服务符合以下条件。
a)应在游客到达的主要交通场站及通往景区的主要道路上设置旅游交通专用标志,道路交互与通行标志应符合 GB 5768.2要求。
a)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应符合 GB/T 31383 要求,位置合理,方便游客立即进入主要游览点,规模适度,建筑美观,有文化气息,与景观环境协调。
a)全景图、导览图、街区导向图、信息索引标志、位置标志,导向标志、安全标志、行为指示标志、说明类(景区简介、景观说明、游乐设施说明等)标志应设置合理,内容准确,译文精准,图文清晰,造型美观,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维护完好;应设置电子化导览系统;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应符合 GB/T 31384要求。
a)游览线路应设计科学,安全顺畅,符合游客游览惯,充分展示景区主题和特色;
a)应配备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厕所,位置设置科学,数量充足,男女厕位比例合理,标志醒目,建筑美观,与景观环境协调,有文化气息;厕所应具备水冲、盥洗、通风设备,或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免水冲生态厕所,设施设备维护完好。
a)应提供说明类标志、音像制品、印刷品、人员讲解、电子讲解等多种解说方式,明示解说方式获取途径;解说设施设计精美,材质优良;应提供自助电子导游服务、语音讲解器租用或无线设备讲解服务,解说信息化程度高。
a)购物场所应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场所设计有特色,与环境协调,设施与服务应符合GB/T 26356要求。
a)餐饮设施应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场所设施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就餐环境整洁,宜体现文化或主题特色,设施与服务应满足 GB/T 26361 要求;
a)应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行动便利,设置无障碍标志,配备无障碍通道或电梯、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或厕位)、家庭卫生间、母婴室等设施及轮椅、拐杖、童车等工具与用品;无障碍设施应符合 GB 50763规定。
a 应设立安全保卫机构,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安全保卫人员配备充足,持证上岗,日常安全
a)主要出入口处宜设置安全检查区;应设置隔离栏、隔离墩、减速带或升降柱等硬质防冲撞设施。
a)应主动向游客提供安全宣传教育服务,接待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游客应采取对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a)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必要的应急感知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器材与物资设备并维护良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很强;
a)应拥有但不限于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红色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族民俗等一种或多种文化类型,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a)应将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景区建筑景观、游览设施、旅游服务产品和服务活动,文化氛围浓郁;
a)应有显著的景区文化传播效果,市场形象鲜明,产品形象独特,质量形象优良;
a)宽带网络应满足景区服务和运营需要,移动通信信号和无线局域网覆盖游客主要游览区域且网速流畅。
a)应建立数字化的市场营销运行和评估机制,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建立智慧营销渠道,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a)环境整洁,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剥落、无污垢。
a)应有完善的旅游资源保护制度,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与保护职责明确,保护和维护资金投入充足;
a)应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岗位工作职责分明,管理人员配备合理,中高级管理人员均应具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运营管理机制有效。
a)应有健全的员工素质培训制度和完整的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
a)宣传推广应内容丰富,能全面展示景区资源、产品特色与服务内容,信息真实、准确;
a)应有景区服务的品质监督管理人员、旅游服务的品质检查与评价制度及改进与奖惩措施。
a)应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宜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或活动;
咨询热线
4000-662-888